6为首的领导清了清嗓子,看向我,态度诚恳。“陈瑶同志,情况我们都了解了。
修复‘东方之声’,你是唯一的人选。国家正式请求你来主持这次修复工作。
”他停顿了一下,补充道:“需要什么,无论是场地、工具,还是其他任何条件,你尽管提,
我们一定满足。”他身边一个戴眼镜的秘书,已经拿出了纸笔,
准备记录我需要的珍稀木材或者特殊工具。我沉默片刻,然后平静地抬起头。
“我确实有几个条件。”秘书的笔尖停在纸上,等着。“第一,那个叫张月的女人,
必须在《京城日报》上,用不小于四分之一的版面,刊登道歉信。信里要一五一十地写清楚,
她是怎么在车站撞到我,又是怎么反过来勒索我的。一个字都不能少。”会议室里一片寂静。
领导们互相看了一眼,显然没想到我的第一个条件是这个。我没理会他们的反应,
继续说:“第二,李伟东。他必须亲自回我们村,在我爷爷的坟前,磕头谢罪。”这话一出,
连周局长的眉头都动了一下。这已经不是赔偿,而是诛心了。“第三,
”我的声音没有一丝波澜,“李家的工厂,必须全额出资,
在我的家乡捐建一座‘陈氏提琴工艺传承馆’。名字,就用我爷爷的名字命名。
”秘书手里的钢笔“啪嗒”一声掉在了桌上。为首的领导看着我,眼神里有惊讶,
但更多的是一种了然的赞许。他点了点头:“你的条件,合情合理。我代表部里,全部答应。
”他转向周局长:“老周,后续的事情,你来安排。”周局长立刻起身:“明白。
”半小时后,在市局一间压抑的办公室里,李厂长见到了我。他一夜之间仿佛老了十岁,
头发乱糟糟的,眼神里满是血丝,再没有半分厂长的威风。他看到我的瞬间,嘴唇哆嗦着,
想说什么,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。周局长把我的三个条件,冷静地复述了一遍。每说一条,
李厂长的脸色就白一分。当听到要捐建传承馆时,他整个人晃了晃,瘫坐在椅子上,
粗重地喘着气,像是被人抽走了脊梁骨。“好,.........